查看原文
其他

有人机票花4万, 有人居家14天,只为了这个日子

陆一鸣 新周刊 2021-02-19
2019年春运首日,在湖北宜昌火车东站,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乘坐火车返回家乡。/视觉中国

“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,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”,那些人们所渴望恢复的、不被流行病毒所侵扰的正常生活,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乡呢?


希望在不远的未来,我们就能真正地返乡。

今天除夕了,你到家了吗?
 
放在以往任何一年,这似乎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。毕竟,“阖家团圆才是年”的概念,就仿佛出厂设置一般,早已写在了中国人的底层基因里。
 
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回家并不需要理由,不回家才需要理由。但今年由于“就地过年”的呼吁,很多人已经改变了返乡计划。据统计,春运第一周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累计发送旅客仅1.24亿人次,相比去年,客流量降幅超过7成。
 
相对应地,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也得到了可喜的效果。在华北、东北等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复之后,从2月7日开始,全国31个省区市连续三天实现了本土确诊病例的0新增。
 
不知不觉中,那些一度不被理解的“执意返乡”行为,也渐渐消散了几分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的意味,拿着核酸证明就可以踏上回家路了。
 
我们与几位远离家乡工作学习的年轻人聊了聊,他们的返乡故事,是我们这一年的共同经历的缩影,也是中国人对过年回家的共同执着。
 
2021年春运首日,深圳,旅客们踏上了返乡路。/人民视觉

 
乡愁,是一张核酸检测证明
 
在经历了4次机票改签、2次核酸检测、14天居家隔离的重重考验后,严晚终于如愿在大年二十九这天,在奶奶家吃了顿团圆饭。
 
1月25日,在看到家乡的最新通告后,严晚完成了最后一次机票改签,此前因为各种原因,她已经改签了三次。
 
这一次,她将出行日期从2月1日改到了1月28日,给自己留出了14天的居家隔离时间,只为了能赶在年前,去奶奶家过年。
 
在当时,多地出现了“防疫政策层层加码”的现象,后来国家卫健委强调,“不能擅自加码、层层加码,更不许一刀切”。
 
严晚老家位于北方沿海一座县城的中心城区,本来不属于农村地区。但为了回家,她提前3天向所在社区报备,持7天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返乡,然后在家实行14天的居家健康检测,并在回家后的第7天、第14天分别做了一次核酸检测并提交。
 
1月28日,西安火车站,一名返乡旅客从无锡抵达西安,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她做好测温、核码、信息登记等工作。/人民视觉

相比之下,周晓就轻松多了。 

这位24岁的地产公司职员,工作和老家所在的城市暂时均没有病例,父母居住的社区也并没有给出“核酸+居家隔离”的硬性要求。1月底,在多次咨询社区后,他得到了一个口头的允诺,自己“暂时可以凭借绿码回家”。
 
但即便如此,周晓仍然觉得没有把握,直到踏进家门之前,还在担心会有什么突发情况。他甚至设想过,在返乡的航班上,失去网络信号那几个小时里,自己刚刚离开的城市会不会突然通报发现确诊病例?好在没有,他顺利回到了家。
 
在回家的飞机上,严晚遇到了几位特殊的同行者——刚刚解除集中隔离,准备返乡的境外归国人员。
 
境外归国人员通常会在航司广播的提醒下最后离开机舱,这份熨帖的安排,多多少少给同行的其他旅客增添了几分心理上的安全感。/受访者供图

辨认并不困难,除了一些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特殊工种,留学生是为数不多会身穿防护服出行的人群。为了自己,也为了他人,再小心也不为过。
 
早前在疫情尚未明朗的时候,跨省和跨国流动常常会被不需要流动的人视作“添乱”,但春节将至,随着国内疫情稳定下来,很多身在境外的国人终于可以踏上回家路。
 
而对于被公司派驻非洲的赵亮来说,再不回家,他担心再也回不来了。
 
 
“等隔离结束了,请你吃饭!”
 
2019年对于赵亮来说,大概是意义非凡的。在这一年,他顺利地斩获了校招offer,身份也从武汉一所著名高校的毕业生,转变为某通信大厂海外业务线的一名员工。
 
赵亮抵达非洲后的1个月,疫情暴发了。2个月后,非洲出现了第一例新冠病例。一时间,全世界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。
 
即便没有新冠疫情,对于国人来说遥远的疟疾、埃博拉,在非洲就是近在咫尺的距离。《新周刊》曾经采访过一位在非洲工作的石油公司员工,在那里,他的中国同事不慎染上过疟疾,又是验血又是打针,好一顿折腾才缓过来。
 
某种程度上来说,在非洲一年多,赵亮能毫发无损,简直是个奇迹。但赵亮清楚,这并非是自己有什么“金刚不坏之身”,纯粹是足够幸运而已。

近年来,远赴非洲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多少给这种热情打了折扣。/图虫创意

今年年初,当地的疫情到了暴发的边缘,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赵亮身边的同事。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,第一次生发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——再不回家,自己的生命都有可能交代在这。
 
回家是一定要回的,但怎么回,却是一道摆在赵亮面前的难题。
 
早在去年10月,赵亮就为自己买好了今年1月回国的机票。但随着出发日期一天天接近,情况却越来越焦灼。
 
1月5日,离乘机日期已不足十天。赵亮在浏览国内资讯时发现,自己所购买的那趟回国航班,由于近日已经检测出核酸阳性旅客5人,正面临熔断的危险。
 
一天后,靴子落地,航班暂停,恰好涉及赵亮所购买的那一趟航班。
 
尽管回国后也需要隔离观察相当长的时间,无法即刻返乡,但是结合非洲当地的疫情态势和医疗水平,赵亮还是得想办法尽快回来。就算年后需要再次返回非洲,回国一趟至少能够打到疫苗。
 

受经济环境所限,非洲的抗疫,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贴身肉搏。/图虫创意


对于那时候的赵亮来说,回国的意义,已经超过了回家,这也意味着赵亮必须买到其他机票。
 
几经辗转,赵亮终于看到曙光,有位代理商声称能帮他买到埃及航空开罗到广州的机票。在索要了购票必需的信息后,对方直接把票锁定并发来预订单。
 
到了交费这最后一哆嗦,赵亮反而开始犹豫了。由于机票价格不菲(4万元左右),又并非官方途径,他希望能确认一下机票的真实性再交钱。但机票不等人,赵亮需要找一位足够靠谱的国内朋友帮他尽快联系客服验证。
 
陈宇是在1月11日晚上,突然接到发小赵亮的求助的,接通电话那一刻,他还在为自己过年期间还要值班感到烦心。
 
陈宇的工作单位,严格说来属于公共服务行业。于是,参加工作两年,陈宇就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,去年是作为新人,今年则是作为单身员工。这让他想起那个小学生大扫除的经典笑话:“今年轮到一年级,明年轮到二年级,反正年年都是我。”
 
今天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,也有不少工作人员要在值班中度过。/图虫创意

帮赵亮验证一张机票的真伪,这个听起来并不难的任务,实际操作中却让陈宇频频碰壁。
 
在尝试联系埃及航空广州办事处无果后,陈宇病急乱投医地拨打过你所能在网上查找到的各种“泛埃航号码”,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办事处、香港分公司、首都机场办事处……甚至一度还打到了卡塔尔航空。
 
等到陈宇终于打通埃及航空广州办事处电话,让客服帮忙check了票号,乘机人姓名,得知机票是正常出票状态,想要赶紧分享这个好消息时,才发现,赵亮的电话却又打不通了。
 
在赵亮失联的十几个小时里,陈宇默念了有几千句“希望人没事”。第二天,赵亮如愿出现了。原来,他的手机被“飞车党”抢走了。尽管早就知道当地治安情况堪忧,但经此一役,陈宇还是对于自己这位发小的处境,有了更为具体的认知。
 
三天后,被迫冬眠10小时,没吃没喝没如厕的赵亮,一落地就通过微信给家人和陈宇报了平安,他不无兴奋地对后者表示:“等隔离结束了,请你吃饭!”
 
想起白天看到的一位病毒潜伏40天才复阳的病例,屏幕那头的陈宇倒吸了一口凉气,半开玩笑地给赵亮回了一张“你别过来我怕猪”的表情包。
 

 
“谢天谢地,疫情没有想象中严重”
 
这个年关,没能回家团聚,对于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广州读书的小树来说,有点无奈。
 
购买的返乡车次在出发前被取消,成为原地过年的“原年人”,见不到阔别一年的家人,难免遗憾。但往好处想想,往年那种历经20小时一路站回家的囧事,今年就不必再经历一遍了——
 
受限于家境,小树是为数不多的对于绿皮火车有着深度体验的95后。有一年过年,小树回家只抢到了站票,他从春运圣地广州火车站上车后,需要站二十个小时左右,抵达石家庄后,再转车回老家。
 
随着高铁、飞机的普及,年轻人也离传统意义上的春运越来越远。/图虫创意

Z字头的车厢里挤满了人,自带的小板凳都没地方放,空气闷热浑浊。刚到凌晨,小树就受不了了,跋山涉水挪到了餐车。根据规定,餐车只有买了饭的人才能进去坐。

小树当时实在顶不住了,就买了一份饭,才进了餐车,有了一个座位,坚持到第二天下车。到家后,狠狠睡了一天才醒转。
 
今年收到退票提醒时,小树本来仍有机会重新购买其他日期的返乡车票。但考虑到疫情影响(当时石家庄仍然处于疫情较为紧张的时期),再买可能还是一样的结果,索性今年就不回了,留在学校闭关专心搞科研。
 
1月底,石家庄迎来了重启的时刻。在为自己的运气感到一瞬间的唏嘘后,小树转念一想,“谢天谢地,疫情没有想象中严重”。

2021年2月8日,石家庄火车站重启离石通道。/图虫创意

这一点上,大概有不少人的感受都是相似的。
 
严晚发现家乡与自己想象中的紧张氛围有很大出入,是回家第一天。这座正在搞老旧改造的小区,大门敞开,进门也不需要额外检查或登记。
 
七天后,严晚去社区办公室交核酸检测报告时,被工作人员告知下一次的报告在业主群内提交即可。转过天来,市政府又发布了一则针对疫情防控的补充通告。
 
最新的通告等于撤销了此前通告中关于外省返乡的严苛要求。很明显,作为持绿码即可通行的低风险“其他人员”,她连下一次核酸检测也省了。
 
出发前,严晚排长队做了第一次核酸检测。/受访者供图
 
周晓刚回家时,不仅添加了所在社区网格员的微信,根据要求上报了自己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航班号以及“绿码”截图,还向所在街道打电话进行了报备。
 
“我这种低风险回低风险市区的,是不是不需要核酸检测啦?”电话那头不置可否。在当时,各级政府规定了各类人群“需要做什么”,但对于“不用做什么”,没有人敢打包票。
 
在家老实待了七天后,周晓跟几位要好的朋友逐一见了面,一切如常。
 
周晓回忆,回家后的管控远没有此前想象中严苛。“但这绝对是件好事,证明疫情没有那么严重。”这位年轻人紧接着补充。
 
近日,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,本轮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。这背后是所有人的付出。/图虫创意

回望这几位受访者的返乡路,尽管情况各异,却似乎仍然可以用“有惊无险”来概括。不过,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疫情,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。
 
前段时间,张文宏医生曾提醒公众,全球疫情仍未退散,未来的走向较为复杂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新冠病毒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病毒。
 
“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,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”,那些人们所渴望恢复的、不被流行病毒所侵扰的正常生活,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乡呢?
 
希望在不远的未来,我们就能真正地返乡。
 
(文中受访者严晚、周晓、赵亮、陈宇、小树等均为化名)

推 荐 阅 读

点 击 图 片 即 可 阅 读 全 文

过去这一年,没人比他们更想回家

没有一座中国县城

能真正拒绝“老头乐”


90后新基民,人生第一次被套牢

下载新周刊APP,签到赢牛年好礼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